新聞資訊
News
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在近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鋼鐵、有色金屬、石化、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即將出臺,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重點行業著力調結構、優供給、淘汰落后產能。謝少峰表示,一季度和二季度,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.5%和6.3%,在去年同期較高基數的基礎上,實現了進一步增長。一是重點行業支撐作用明顯,電氣機械、汽車、電子、通用設備、化工、有色金屬等行業增長較快,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。裝備制造業、高技術制造業“量質齊升”,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分別達到35.5%和16.4%,電子、···
近年來,得益于我國化工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,中國化學工業保持穩定增長,年均增速約5%~7%。盡管面臨環保壓力和全球經濟波動,行業仍通過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保持增長勢頭。在行業科技工作者的接續奮斗下,目前我國已擁有一批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專有技術,具備依靠自有技術成套建設和運營千萬噸級煉油、百萬噸級乙烯/芳烴及部分下游衍生物生產裝置的能力;煉油和基礎化工原料生產擺脫了國外技術的“卡脖子”,煤制烯烴、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技術大步向前……作為國家產業創新體系的關鍵領域,化學工業既是高新科技的重要發端···
營業收入連續3年穩定在16萬億元左右中化新網訊 “2024年是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筑底企穩的一年,全行業經營業績特別是效益是‘十四五’的谷底,2025年將是行業再創佳績的一年。”這是記者在2月20日于北京召開的2024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信息。發布會披露,2024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基本穩定。數據顯示,2024年石化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6.28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2.1%;利潤總額7897.1億元,比上年下降8.8%;進出口總額9488.1億美元,比上年下降2.4%。值得一提的是,全行業營業收入已連續3年穩定在16萬億元左右,且經過全···
生態環境部12日公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治理 嚴密防控環境風險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到2026年,全國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實現全過程信息化監管全覆蓋;到2027年,全國危險廢物相關單位基本實現全過程信息化監管全覆蓋,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穩中有降,利用處置保障能力和環境風險防控水平進一步提升。到2030年,危險廢物全過程信息化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,全國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控制在10%以內,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。《指導意見》從提升危險廢物收集處置保障能力、優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方式、健全危險廢物環境管···
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17日消息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《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。《行動方案》明確,到2027年,新型儲能制造業規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,培育生態主導型企業3—5家。產業主體集中、區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,產業集群和生態體系不斷完善。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顯著增強,標準體系和市場機制更加健全。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加快鋰電池等成熟技術迭代升級,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,提升高端產品供給能力。推動超級電容器、鉛碳電池、鈉電池、液流電池等工程化和應用技術···
在純堿工業百年變革的十字路口,看清大勢、順應潮流,是行業前行的關鍵,逆勢而動則是螳臂當車。作為產業的第三方,我們大張旗鼓地對純堿工業變局進行公開討論,深入探討產業變局,旨在為行業內外撥云見日、指引方向,就是要將發展的大勢告知行業大眾,引導行業企業不要逆時代潮流而動,該進則進、該停則停、該退則退。同時也藉此知會我們的各級政府部門,在制定產業政策時要跟上環境和形勢的變化,同樣要順應趨勢潮流來部署產業發展,通過大力推動天然堿這一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壯大,助推純堿工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,為打造世界純堿產···
國家統計局1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4年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4310.5億元,比上年下降3.3%。其中,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利潤總額6046.4億元,同比下降22.2%;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4250.1億元,同比下降8.6%;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上年盈利轉為虧損,虧損463億元。2024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,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397.3億元,比上年下降4.6%;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166.4億元,下降3.6%;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637.9億元,下降1.7%;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245.8億元,增···
作為承載我國16萬億元體量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重要載體,2024年,我國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,為推動石化行業高端化、差異化、綠色化發展,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,起到了強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。這一年,我國化工園區朝著打造產業集群化、發展綠色化、管理智慧化的世界一流化工園區大踏步前進。我國化工園區認定工作已基本完成。截至2024年年底,我國已認定的化工園區達700余家,國家級化工園區已達71家,年產值超千億元的大型化工園區已增至21家,年產值在500億~1000億元的化工園區已達52家。化工園區認定復核工作持續推進,廣東、江···
國家統計局1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12月份,受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傳導等因素影響,全國PPI環比下降0.1%,同比下降2.3%,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.2個百分點。2024年12月份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.8%,環比下降0.4%;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下降8.7%,環比上漲0.2%。從環比看,PPI由上月上漲0.1%轉為下降0.1%。其中,生產資料價格由上月上漲0.1%轉為持平;生活資料價格由持平轉為下降0.1%。電廠存煤較為充足,煤炭新增需求有限,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1.9%。房地產、基建項···